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衡量水體自凈能和判斷水質(zhì)的重要指標之一。 溶解氧的含量與水中生物群落的組成和分布密切相關(guān)。 對于水中的魚類,溶解氧需要大于4mg/L才能保證其正常的生命活動,因此我們在水質(zhì)監(jiān)測過程中非常重視溶解氧。
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測量方法有:測碘法、電化學探針法、電導法和熒光法。 測碘法是最早用于測量水中溶解氧的方法,是測量水中溶解氧的基準方法。 當水中含有亞硝酸鈉、硫化物、硫脲、腐植酸或單寧等還原性物質(zhì)時,會對碘滴定數(shù)據(jù)造成很大干擾。 在這種情況下,推薦使用電化學探針法。 電化學探針法以其測量速度快、結(jié)果穩(wěn)定、數(shù)據(jù)準確、干擾小等特點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。
其工作原理是當水中的氧分子通過隔膜時,工作電極會恢復產(chǎn)生與氧濃度呈正相關(guān)的擴散電流,通過測量擴散電流。 電化學探針法測定溶解氧的現(xiàn)行標準為HJ509-2009。 本文主要對電化學探針法測量水中溶解氧的操作和維護細節(jié)進行探討和分析,充分了解儀器的性能特點,提高溶解氧儀器的測量精度。
1.1. 主要儀器和試劑:
多功能測量儀、碘量溶氧所需試劑等。
1.2. 溶氧儀量程校準:
實驗室方法1(飽和空氣水法):室溫20℃,在2L燒杯中裝入1L超純水,曝氣2h,停止曝氣靜置30min,校準儀器量程。 選擇在水相中反復攪動磁控管速度或電極,開始校準,在儀器界面選擇飽和空氣水校準,完成后滿量程顯示為100%。
實驗室方法2(水飽和空氣法):室溫20℃,探頭保護套內(nèi)的海綿加水至完全濕潤,用濾紙吸干探頭電極膜上的水,然后將電極放回保護套中。 平衡 2 小時并開始校準。 在儀器界面選擇水飽和空氣標定,完成后滿量程顯示為102.3%。 總的來說,水-飽和空氣法的標定結(jié)果與飽和空氣法的標定結(jié)果是一致的。 標定后對飽和空氣水或水飽和空氣進行測量,測量值約為9.0mg/L。 現(xiàn)場校準:儀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進行校準,室外環(huán)境很難達到20℃。 因此,可選擇水飽和空氣法在探頭套管中進行標定。 用這種方法校準的儀器的測量示值誤差在可接受的范圍內(nèi),可以正常使用。
1.3. 零點校準:
現(xiàn)用厭氧水,將0.25g亞硫酸鈉和0.25g六水氯化鈷溶解于250ml超純水中,將探頭放入?yún)捬跛休p輕移動,開始校零,待儀表值穩(wěn)定后點擊完成。 零位補償儀器不需要零位校準。